2025轻罪封存新政落地!一次犯错不用扛一辈子,求职歧视要凉了?
“年轻时犯了点轻罪,现在找工作处处碰壁,连外卖、快递都不让干”——以前很多人因为一次轻微犯罪,就被贴上“有案底”的标签,一辈子抬不起头。但2025年不一样了,轻罪记录封存新政在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试点扩围,符合条件的轻罪记录能依法封存,求职时不用再被迫披
“年轻时犯了点轻罪,现在找工作处处碰壁,连外卖、快递都不让干”——以前很多人因为一次轻微犯罪,就被贴上“有案底”的标签,一辈子抬不起头。但2025年不一样了,轻罪记录封存新政在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试点扩围,符合条件的轻罪记录能依法封存,求职时不用再被迫披
“醉驾被判拘役6个月,以为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没想到2025年轻罪封存后,找工作能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杭州32岁的张先生,2020年因醉驾获刑,2025年满足“刑满5年无再犯”条件,成功申请轻罪记录封存,顺利入职心仪企业。这不是个例,2025年多项犯罪记录管理
女性30%法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该文选自胡昌明. 被告人身份差异对量刑的影响:基于1060份刑事判决的实证分析[J]. 清华法学, 2018, 12 (04): 91-110.,只不过该文章存在部分不准确的点,详情可见这篇文章:
“年轻时一时糊涂犯了轻罪,现在找工作处处碰壁;就因为我有过醉驾记录,孩子考公政审都受影响。”以前常能听到这类无奈的抱怨,“一次犯错,终身受限”的困境,成了不少轻罪人员回归社会的“拦路虎”。
古有“重毙轻囚”之说,意思是对重大罪行直接砍了,而对轻微犯罪只是需劳动改造。这种理念一直被沿袭,演化为一种直观的正义方式——用肉体消灭或长期监禁来震慑社会。然而,现代复杂、多元、流动的社会结构下,这种简单二元的惩戒逻辑已出现局限性,甚至催生出“实毙虚囚”的畸形
为切实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筑牢公众反诈防诈思想防线,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盘龙法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扎实、成效显著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将法律知识送进校园,把庭审现场转化为警示课堂,更创新运用“社会公益服务令”引导轻罪当事人“现
关于乌克兰美女在美国地铁上遭遇黑人刺杀的具体过程我就不在这篇文章里赘述了,相关视频在网上已经泛滥了,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可是在这场惨案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比如说行凶杀人这个黑哥们儿,美国的法律简直把他保护的太特么好了,甚至可以说就是美国